一、论文: 《美国数字基建的现状与挑战》,《现代国际关系》2021年第10期。 Путь Китая к оптимизации предложения региональных общественных благ ШОС после расширения//Вестник Москов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. Серия 12. Политические науки. 2021. № 2.c.36-71.(RSCI)《扩员后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公共产品优化供给的中国路径》,《莫斯科大学学报》2021年第2期。 《援助国是“经济人”还是“社会人”?——基于日本对华与对印ODA政策比较》,《当代亚太》2021年第1期。 《中俄印三角互动与扩员后上合组织区域公共产品供给》,《复旦国际关系评论》第26期,2020。 “Approaches Forward for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’s Participation in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,”Geopolitical Report, Vol. 1, 2019. 《周边国家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选择:一种基于制衡能力和制衡意愿的解释》,《当代亚太》,2019年第1期。 《扩员后上合组织深化安全合作的路径选择——基于区域公共产品供求关系的视角》,《世界经济与政治》,2019年第3期。 《一带一路开创中意关系新格局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9年5月16。 《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的国际话语权塑造》,《上海行政学院学报》,2017年第2期。 《区域公共产品与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的战略内涵》,《世界经济与政治》,2016年第8期,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。 《战后欧洲安全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》,《世界经济与政治》,2015年第6期。 《上合组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作用与路径选择》,《当代亚太》,2015年第6期。 《从“干涉的权利”到“保护的责任—话语权视角下的西方人道主义干涉》,《当代亚太》,2014年第3期,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。 《美国外交政策的结构动因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4-10-15。 《东盟扩员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启示与借鉴》,《当代亚太》,2013年第2期。 《肯尼思.华尔兹的理论品性及其启示—反思当下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困境》,《世界经济与政治》,2013年第7期。 《国际关系研究的话语权之争—兼论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学术自觉》,《国际安全研究》,2013年第5期。 《结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理论的构建与拓展—兼论对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启示》,《当代亚太》,2012年第5期。 《科学哲学在国际关系学中的应用及其前景》,《欧洲研究》,2012年第2期。 二、专著: 《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。 三、译著: 《历史的回归和梦想的终结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。 |